1. 能源与经济发展
000930 是国家定点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之一,已形成年产44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产品覆盖安徽全省、苏北五个地市、山东七个地市、河北两个地市,占据了国内燃料乙醇汽油30%的市场份额,垄断优势相当突出。公司不仅获得国家财政部的巨额补贴,而且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日前实现重大突破,该技术以秸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本比玉米原料低300元以上,这又使公司乙醇汽油的盈利大幅提升。随着9省市全面推广燃料乙醇,再加上成品油价格的持续上涨,G丰原有望迎来巨展机遇。
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成交持续放大,主力抢筹迹象明显,箱体突破在即,后市有望出现持续拉升行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能源与经济发展
抚顺矿业集团页岩油化工厂是辽宁省、抚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核准项目,是百年煤炭型企业抚顺矿业集团结构调整,战略转移,实现振兴与发展,保持基业长青的“希望工程”。工厂位于抚顺市东洲区千金乡工业园内,毗邻抚顺矿业集团公司页岩炼油厂。抚顺市南外环公路从厂前通过。工厂2010年初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40.73万平方米,用成熟可靠、获中国石油科技进步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炼化一体化TMP新技术。设计规模年深加工页岩油40万吨,主要装置包括页岩油预处理、催化裂解、干气制乙苯、制氢、脱硫装置等8个单元、三个生产车间,主打产品为丙烯,并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液化气、低凝柴油、0号柴油、汽油、甲基叔丁基醚(MTBE,理想的汽油调和剂)、石脑油、硫磺、液氨等13个品种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
人类社会消耗的90%的能源来自于矿产。
工业化程度高低,生活水准的高低都直接与能源消耗成正消长关系(图6.1)。工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和电气化程度对生产力水平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能量转换系统,通过太阳能把H2O与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贮存在食物和其他农产品中,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能源推动的机械来代替人畜劳作,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1920年美国农业人口3200万,1960年减少了一半,到70年代中期再减一半,为780万,而这一阶段,能耗增加了2.2倍,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5倍,但所用工时则由原来的57h减至17h。消耗在农业机械的汽油约1682×104m3/a,柴油1318×104m3/a,液化气50×104m3/a。平均生产1t谷物用油0.04m3。美国每人每年用于食物有关的能源为59×109J。据1991年统计,全球石化燃料的25%被用于与食物有关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也有20%左右的能源被用于此。
能源对于人类技术进步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人类历史上3次能源技术应用的转变:蒸汽、电力、原子能都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
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所消耗的一切物品均体现了能源的最终消耗(图6.2、表6.1)。
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能源之间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能源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成正相关。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耗和国民生产总值两者年平均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基本上能反映这种关系(表6.2)。1962~12年,日本能耗增长最快达11.7%,其GDP增长也最快,达10.3%,而能耗增长较慢(2.2%)的美国其GDP年均增长仅2.8%。但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能源结构的改变和能源管理的改善,GDP增长速度在能耗增长较低的情况下,也可能飞速发展。
能源供应对工业布局有重要影响,单位产值耗能大的工业,如炼铝1t,耗6.68t标准煤,其能耗占成本的1/3,故多建于靠近能源基地的地方。但科技进步改变了矿料和能耗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之后,工业的地理布局也将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得到调整。
图6.1 美国从1850~2000年能耗变化曲线图(据C.Starr,科学,11,第9期,39页)
注:在过去的世纪中能耗由树木、石油、天然气来提供,而未来世纪中能耗将依靠核能和煤
图6.2 人均能耗与生活水平的关系(据王庆一,1988)
表6.1 1996年主要矿产品人均消耗量对比 单位:kg
①钢为产量;②煤为油当量。
(据朱训.1999.世纪之交的中国矿业.中国矿业协会通讯,总第39期)
表6.2 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1)日本《能源》杂志,1982年第12期,1983年第2期;(2)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
能源的开发,能源基地的建立,能带动一个地区相关的产业发展,如炼油、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电力、有色、机械、交通、通讯等工业腾飞。中国的大庆、大同、抚顺、德国的鲁尔、美国的阿巴拉契亚、英国的中部地区、原苏联的库兹巴斯等就是以能源为主业的复合型工业基地。
主要能源结构的改变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70年代中期,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世界能源危机,对西方能源缺乏的工业国家造成了极大冲击。以日本为例,其能耗高的重、化工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转为亏损,钢铁、造船、化工、纺织、造纸等明显衰退,日本取了用节省能源和其他工业原材料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来代替原高耗能的产业,推动了电子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也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和低原材料消耗方向发展,从13~1980年,就少进口原油1.77×108t。其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所用能耗的增长由13年以前的1.1%减到0.46%,每亿美元产值能耗由10年的9.1×104t标准煤降至1985年的4.4×104t。
可见,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着能源的利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产业部门能源消费结构(表6.3、6.4)。
中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能耗增长速度和单位产值能耗都相当高,这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能源关系密切。按世界能源会议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核能、地热能等几种能源属于地质。
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全球已探明2×1012t油当量的煤储量,约占已探明非再生能源的90%,可供全人类使用230a,其中原苏联、美国、中国的煤储量占全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7.3%,其次是澳、法、印、南非、波等国合占31.7%。
表6.3 1983年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工业能耗构成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1986)
表6.4 中国19年能源生产总量及消耗总量构成(%)
①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 (据朱训,1999)
20世纪初,94.5%的能源来自于煤,至今仍占30%。中国是煤炭使用大户,75%能源依赖于煤。中国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开发易。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还推动了产煤区地方经济的发展。
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有国民经济的“血液”之称。特别是20世纪的40~50年代,由于中东大型油气区的发现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动力革命,石油消费剧增,年消费增长达7.4%,60年代中期以来,油气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62%~65%(表6.5、6.6)。利于油气的沉积盆地1027个,有27%的盆地已勘探。据估计,世界石油最终可储量2460×108~3040×108t,天然气为310×1012m3(表6.7)。据IEA资料,1998年世界石油平均需求量为74.3×106桶/日,1999年增至75.7×106桶/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工业国家1998年石油需求量为46.7×106桶/日,1999年可达47.3×106桶/日。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油气保有与生产国。为了满足需求剧增的能源,各国正向深部、向海洋、向荒漠进军,以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
核能很可能是化石能源之后供人类使用的又一种动力,1981年世界拥有核电的国家23个,核电站266个;1989年核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20世纪末全世界将有核电站515座,装机容量4.78×108kW。1985年,世界核电已达3.12×108t油当量,预计2000年将达6.37×108t,2020年则可能达到11.13×108t油当量,有价值的铀矿床以北美、非洲和澳大利亚为丰富(表6.8)。中国也已发现200多个铀矿床,并已具备发展核电的基本条件,1994年底装机容量210×104kW,发电14×109kW·h,2010年中国将有另外四座8套机组运行,装机总容量将提高到2000×104kW。
表6.5 世界商品能源生产和消耗构成
来源:(1)联合国《世界能源供应》,1950~16年,1985年;(2)联合国《1988年能源统计年鉴》,1990年;(3)《世界能源导报》,1991年12月15日第2版;(4)《世界能源导报》,1992年10月30日第2版。
其他地质能源如地热能、油页岩、煤层气、油砂等也都逐渐得到利用,成为能源紧缺的重要补充。
能源消耗仍在增长,石油仍是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随着新技术革命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日渐扩大。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耗将比1995年增长50%~75%,年增长率1.2%~1.6%,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能源消耗形势仍将有较大差别,发达国家仍将利用其资金雄厚的优势,发展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研制新设备,应用新工艺,调整能源结构,投资方向转向低能耗、高产值部门,能源弹性系数将维持下降趋势,至2020年,可能下降一半。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所占比例高,工业发展速度快,人口增长快。能源消费的需求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到2010年,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年增长率为3.4%,而发展中国家仅1.3%;前者在世界能源消费比例中将由19.7%上升到25.8%,后者将从48.1%降至39.4%。
表6.6 世界一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进入“石油时代”的标志年份
(据世界能源导报,1992)
表6.7 世界常规原油原始可的估算
(根据C.D.Master等,1983)
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制订了不同的能源发展战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把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节能和环保放在同等位置上来考虑,减少石油进口量,加强核电生产,加快煤与天然气开发,增加新能源的利用;独联体国家有丰富的能源,自给有余,现取石油、天然气、煤并重的战略;日本是能源贫乏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抑制能源需求,加速核电和再生能源的发展,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西欧推进积极寻找新能源的战略,提高核能、天然气的利用,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利用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多数以可再生能源作为其发展重点,占全球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能耗预计2020年仅占40%,其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占35%,其次是煤和石油分别占28%和23%,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低,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耗能大,能源供应不足,电力紧张,生物质能消耗大,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化石燃料的低效使用,污染物排放正在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表6.8 世界铀储量分布情况
注:本表不包括中国、原苏联及东欧国家的铀储量。 (据金景福等,1991)
表6.9 1991年中国在世界能源生产中的地位
资料来源:①1991年资料;其余为美国《Oil Gas》,1991年底,1992年3月《Statistics Monthly Report of UN》,1992年6,7月。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发电量居世界第四(表6.9)。其能源发展战略是优化重点和多样化发展,发挥煤炭的主导作用,制订合理规划,加速煤炭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稳定能源供应,提高水能和核能开发和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合理、高效、清洁、节省地利用能源,特别是煤和油气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与其他国家类似,权衡能源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利弊,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尽最大可能兴利除弊,提高单位能耗的经济效益。